「冬季溼疹」又稱冬季癢,或缺脂性溼疹。中醫師黃耀賢表示,「冬季溼疹」屬於一種慢性濕疹,患者可見皮膚乾燥合併大量脫屑,搔癢難忍,將皮膚抓成潮紅腫脹,冒出透明小丘疹小水泡,更嚴重會乾裂流血。常見於血液循環較差的中老年人,和將進入更年期的女性。
中醫師黃耀賢表示,冬天溫、濕度低,濕度低水分容易散失,溫度低使血管更加收縮,血液無法補充表皮所需養分與水份,同時表皮皮脂減少分泌,加上天冷洗熱水澡、泡溫泉,都會更加速皮脂變薄,使症狀更明顯。
黃醫師表示,中醫認為,冬季溼疹從症狀來看與風、燥、濕有關,從體質上來看與血虛、血熱有關。對於中老人來說,隨著年紀增長肝腎逐漸虧虛,加上氣候乾燥,飲食過於燥補,耗傷陰血,會導致血虛風燥。
而另一類患者屬於本身體質偏熱,嗜吃膏粱厚味,平時工作壓力大、熬夜,若遇冬季進補薑母鴨羊肉爐等熱性食物者,會加重血熱風燥。
黃耀賢表示,出現冬季癢現象可尋求醫師根據體質與症狀處理,大方向以養血、涼血、補虛、袪風、潤燥為主,使症狀減緩並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,並非在冬季症狀發生後才調理。
黃耀賢表示,中醫辨證治療上,若皮膚乾燥脫屑,搔癢感晝輕夜重,兼見頭暈,失眠,心悸,臉色白或萎黃,舌淡白,脈細弱等,屬「血虛風躁」型,治療宜滋陰養血、潤燥袪風,多見於中老年人,可用當歸飲子加減。
若皮膚搔癢劇烈,出現丘疹色鮮紅或脫屑多,兼見口乾舌燥,心煩氣躁,舌紅苔薄黃,脈數等熱象,為「血熱風躁」型,治療宜清熱涼血袪風,可用溫清飲加減。若患處滲出液多屬濕,可酌加薏苡仁、苦參等,燥濕止癢中藥。
黃醫師另指出,患處局部搔癢可外用治療,將當歸50克、甘薄荷葉35克、地夫子40克、甘草10克,加入純水1000C.C,中火煎煮至500C.C,取冷卻汁液,置於玻璃罐,用毛巾濕敷於患處,每天一次,一次30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。有外傷則不宜使用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